空中无人机交通管理杂谈

2020-12-07 15:18:52 阅读量 2233

摘要:无人机交通管理,基于联网(蜂窝、卫星或者其他联网方式等)的无人机云服务平台(无人机云系统等),实现无人机远程操作(管制员具备部分驾驶功能)、航线规划、飞行计划管...

无人机交通管理,基于联网(蜂窝、卫星或者其他联网方式等)的无人机云服务平台(无人机云系统等),实现无人机远程操作(管制员具备部分驾驶功能)、航线规划、飞行计划管理、容量管理、流量控制、协同决策等,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实现智能无人机交通的三维管理,应用于平安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能物流等无人机行业应用。

对于低空300m或者1000m以下空域,移动网络运营商的公共移动网络提供的通信能力对于无人机交通来说具有极大的竞争力和吸引力。电信运营商空域通过对移动通信网络的调整和优化,采用Massive MIMO技术、调整天线下倾角为0度、网络切片等,则可以同时保证地面与低空空域的覆盖和应用,从而可以降低航空通信网络的投入成本,使能低空无人机的行业应用。当然对于某些高可靠的无人机行业应用(如物流、载人等),有可能还需要建设专门的低空专网,以保证空中交通管理的可靠性。

对于期望进入无人机行业应用的电信运营商来说,需要尽快投入300~1000m以下低空空域的通信研究,与无人机交通服务商联合研究基于公共移动蜂窝网络的低空空域无人机交通服务研究。

为了实现无人机产业建设高效低成本的安全飞行体系,满足对无人机分级、分类、分区域连续管理的要求,基于全球的蜂窝移动通信网络(4G/5G技术)、北斗卫星通信系统等,重点研究内容考虑如下:

Ø基于无人机交通服务平台(无人机云系统)之上的无人机用户管理、接入管理、设备管理,无人机监视与跟踪管理、无人机流量管理等:

Ø基于性能与风险的模型驱动设计:融合业务需求、3D地图、4/5G移动通信、气象、无人机性能、交通流量与飞行规则(风险)的无人机交通服务平台;

Ø结合图像目标识别、传感器目标识别、5G毫米波目标识别等新技术的融合的云端冲突检测与避免技术

Ø基于业务的公有云+私有云分布式软件架构;结合云计算与移动边缘计算的混合云软件架构

Ø基于运营商5G通信与移动边缘计算技术之上的,通过人工智能进行交通流量、容量管理的调度技术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出于传递信息及学习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立场,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自动飞行赋能行业生产力

点击体验,更智能、更便捷的无人机自动飞行系统

微信咨询

工作日: 9:00 - 17:30

预约在线演示

由于预约人数较多,请添加客服微信后,发送您的预约需求,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络。

  • 添加客服,预约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