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网运维现状
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于2002年成立,从此我国电网建设拉开了高速发展的序幕。以南方电网为例,110kV及以上输电线路资产规模迅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达到9.6%,资产总值超过2000亿元,约占全网资产总值的29%。全网架空输电线路东西跨度2000公里,海拔跨度4300米,其中80%以上线路位于远离城镇、远离交通干线、人烟稀少的高山大岭地区,且需要特巡线路占全部线路比重达20%,输电线路巡检难度大、质量要求高。
然而,南方电网现有输电线路巡检人员的年均增长率不足3%,2015年底缺员高达34%,且传统人工巡检模式巡检效果差、人工成本高、工作效率低等方面问题突出,已不能满足电网巡检的新要求。这代表了我国电网运维的现状。
输电网巡检新模式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进步,高分辨率可见光照相机(摄像机)、三维激光雷达扫描设备、红外热成像仪、紫外成像仪、多光谱成像仪等检测装备丰富了输电线路运检手段。特别是近几年,我国通航领域政策逐步放开,加上智能无人机巡线技术快速进步,有效推动了直升机和无人机搭载专用传感器载荷巡视输电线路的实施,并促进输电线路巡检模式由人工巡检模式向直升机和无人机巡检模式转变。
与传统人工巡检相比,直升机、无人机巡检具有效率高、质量好、受地形条件影响小等特点,是输电线路管理向更加高效、精细、经济方向发展的重要手段。正因如此,各电网公司都在积极探索“机巡+人巡”协同巡检的新模式。
机巡实践成果
1.国家电网
首都通用航空公司于2009年被国家电网收购,国网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在此基础上诞生,国家电网由此便有了可以提供专业的直升机电力作业的服务平台,有利于开展基建施工、科学试验、电网运维、应急抢险等业务。国网通航公司成立后发展迅速,直升机从成立初期的6架增加至27架,可进行直升机外挂载荷飞行(带电检修和带电水冲洗、基建施工)、无人机空中巡查(直升机/无人机电力巡线、激光扫描)、组塔施工、科学实验、应急救援等作业。
无人机方面,国家电网2013年4月选取10个单位为试点单位,通过两年多时间的无人机巡检试点,于2015年全面推广实施。2017年7月央视就对国家电网使用无人机牵引绳飞跃怒江天险,助力堪称中国电力建设史上迄今最复杂、最具挑战的高原输变电工程——藏中电力联网工程一举进行了特别报道。
2.南方电网
南方电网机巡作业通过多年的研究、实践,取得了明显进展。2013年12月公司党组做出了“在全网逐步推广输电线路机巡视作业”重要部署。此后两年间全网直升机巡线9.2万公里,杆塔18.5万基,累计作业5681小时。
无人机方面,2014年开始在班组试用,开展第一届多旋翼无人机竞赛,2015年全网推广多旋翼无人机,发布标准体系,2016年承接公司“十三五规划”要求,提升电网巡检效率和质量。目前全网配置有各型号无人机一千余架,累计巡检上万架次,主要用于开展线路验收、特巡、故障点查找等工作,收到良好效果,为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就在2017年世界财富500强的排名中,国家电网公司继续稳坐第二把交椅,南方电网也在前100名之列,巨大的电网存量资产蕴含着巨大商机。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无人机电网巡检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无论是无人机飞行平台的制造厂家,或是无人机传感器的制造企业,亦或是无人机服务公司,还是风险投资公司,都瞄准了这个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出于传递信息及学习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立场,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